第二百一十二章 交易
些技术支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彼得瓦尔德的肖特玻璃厂,这家工厂就是德国的蔡司公司投资建设的,为其生产优质光学玻璃。”
“当然,这家工厂的技术主要还是掌握在蔡司公司手中,尤其是生产配方,基本不可能搞得到,而我国每年就要从蔡司进口不少镜头,镜片。”
“奥匈帝国本国光学技术企业,则有福伦达和莱茨,前者主要生产相机和镜头,但是技术比德国略微逊色,后者则是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显微镜制造商,专注于医学领域。”
福伦达可是一家比较古老的企业,它成立于18世纪,是世界最古老的光学企业之一,即便前世到了21世纪,福伦达创造的一些品牌依旧存在。
而莱茨成立于1876年,专攻生物和医学显微镜,前世,在二战后被美国企业收购,其技术融入全球光学产业。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也有一家莱茨公司,全称为恩斯特·徕茨公司,是徕卡的前身。
这其中,维也纳莱茨公司出现的最晚,但其成立时间,比东非出现时间也没有晚多久。
就1934年,世界光学产业发展情况来说,德国处于毫无疑问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卡尔·蔡司公司是公认的世界光学霸主,垄断世界高端光学市场。包括,东非,美国,英国,日本等等都是其客户。
而之前提到的德国的恩斯特·莱茨公司,刚好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蔡司。
目前,唯一能和德国在光学领域划上两招的,只有美国,美国最著名的柯达公司排在世界第三位。
然后,东非和奥匈帝国等国家,在光学领域处于第二梯队水平,但是奥匈帝国略优于东非,奥匈帝国的福伦达排在世界第四,属于第二梯队光学企业的排头兵水准。
不过,福伦达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那就是这家企业虽然创建于奥地利,但是在上个世纪,其所在家族移居到了德国,所以福伦达的业务同时在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有分布,算是两国共有。
总的来说,东非在光学产业上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东非历史太短,积累不足,能够挤进第二梯队,就已经是这些年高速发展的结果了。
就目前来说,东非在光学产业的实力,在世界前五水平,和英国不相伯仲,第一是德国,然后是美国,第三是奥匈帝国,但是其许多技术依赖德国。
东非和英国之后则是日本,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日本和东非一样,都是光学领域的新兴之秀。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奥匈帝国,东非以及日本,还有意大利在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