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千秋宴
和京城的繁华锦绣比起来,边关固然粗犷,却自由。
陈玉壶知道他心里不舒服。
但是这次不能由着林清桐乱来,陈玉壶觉得王爷的安排就很好。
趁着王爷还活着,把该占的便宜都占了,这才是正经事。
这些年王爷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
陈玉壶很担心,所以要趁着王爷还活着,利用到极致。
显然王爷也懂这个道理,才会急急的谋划。
这件事情,林清桐没有选择的余地。
连郡主也没有。
要听他们大人的。
第二天林骥带着林清桐进宫面见圣上,给圣上回话。
皇上一见到这父子俩就笑了。
林清柏和林清浊,皇上都见过了,兄弟俩都不是省油的灯,长得和林骥也并不相像。
结果今天见到林清桐,皇帝突然就笑了,“看来家中还是有像你的孩子的。”
林骥也很高兴,儿子打了胜仗,他面上有光,任谁出去,都要说一声虎父无犬子。
林清桐不但长得像林骥,性格也很像。
皇上问了几句话,提到郡主和丰成的时候,林清桐才露了笑。
皇帝也没忍住笑了,这父子俩不但是如出一辙的像,还如出一辙的黑。
林清桐从边关回来,比林骥还要黑。
皇帝给林清桐官职,让他进了卫指挥使司,当了一个指挥同知,从三品官。
这三品官,以林清桐的年纪怕是得当上许多年,才能再往上升。
也意味着,以后他的发展几乎就要被定死在京城之中了。
陈玉壶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但是林骥说,从前周边的游牧就不强,打了这一场,除非出了一个天赋卓绝的领主,能统领鞑靼。
否则四分五裂的周边游牧,休养生息也要好多年。
不打仗的武将没前途。
这一点陈玉壶很相信他的判断。
鞑靼使者来求和,因为打仗而断掉的商路,也能继续了。
他们大雍的皇帝并不是个好说话的,既然对方输了,那就别怪他要好处了。
种种加在一起,陈玉壶看了就替鞑靼的使者肉疼。
苦了鞑靼,富了大雍。
朝中吵了几日,几乎要把鞑靼的使者给吃干抹净了。
陈玉壶在府中都听说了,鞑靼使者说大雍的官员都诡计多端。
其中被骂的最狠的就是在户部工作的林清浊。
从要地,到要马,要人,再到协商政策,这小子出了好份详细的计划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