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归家
边阡陌纵横的农田有了绿意。
余令等人在驿递停歇。
两位御史望着眼前的那一片片麦田又开始作起诗来。
已经数不清这是两人作的第几首诗词了。
反正是……
这一路,他们两人见山咏山,见水咏水。
只要是没见过的,又或是觉得新奇的,他们都会咏一首。
吴秀忠等人望着这两位御史眼里都是光。
余令眼里也冒光,这作诗的频率比写日记记录见闻的频率都高。
至于内容如何就不说,高效率就不能对质量要求太苛刻了。
余令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如果按照他们“咏”的频率,等他们到了就任的地方,再努力一把。
在有生之年两人有极大可能超过“康麻子”!
“《咏嘉禾》……”
望着春雨汇聚在一起从屋檐下落了下来。
余令想了半天的脑子里还是“春种一粒粟”,望着高兴的两人余令决定回去睡觉。
这个天气,既然走不了,那就好好地睡一觉。
“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你冷漠的表情,会让我伤心……”
望着唱着歌的少东家大步离去,众人呆滞在原地。
调子很上头,歌以咏志,到底是谁让少东家伤心了?
谁的表情冷漠?
……
闻喜县正在下雨。
在长安老天爷也破天荒的下起了春雨,雨水不小。
这样下下去就能把地浇透,池塘也能多聚些雨水。
余员外望着院子里的石榴树,望着枝丫上的那抹淡淡的绿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闷闷看着院子里石榴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她忽然猛的站起了身。
大门开了,苦心大师打着佛号进了家门。
闷闷看了一眼又黑又瘦的苦心大师,从后门钻了出去直奔马厩,牵出自己的马就朝着东边冲去。
“闷闷?”
听着老爹的呼唤,闷闷头也不回道:
“我哥回来了,我去接他!”
闷闷走了,两名女子骑马紧随其后。
这些都是来自蜀中的女子,如今姓余,她们和闷闷已经很熟很熟了。
余员外望着苦心大师露出无奈的笑:
“大师莫怪,这孩子念叨来福念叨了几个月,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不怪,福至则心灵,令哥是回来了!”
余员外闻言大喜,也不管客人临门,扯着嗓子就吆喝了起来。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