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三)
中的沟壑。
然而,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扑通’一声!
张谦手腕一抖,一滴墨险些污了草稿。
他愕然抬头,只见斜前方一名考生竟连人带椅瘫倒在地,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
“肃静!不得东张西望!”
本考区的考官立刻厉声出声,目光扫过之处,所有学子都低下头不敢再看。
另外其他几名考官已快步上前查看,并通知场外。
不多时,一名医官提着药箱匆匆赶来。
他俯身仔细检查片刻,随即起身开口道:“无妨,乃思虑过度,神思紧绷所致,气血一时逆乱。”
“将他移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宁神静气,可不药而愈。”
听闻此人竟是因过度紧张而晕厥,众考生心中非但没有嘲笑,反而有种兔死狐悲般的共鸣感。
上万名学子聚集于此,还置身于皇权的直接注视之下,这本就会产生巨大压力。
而在此之前,这些学子虽然都有些落魄,远不及世家弟子,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骄傲,认为自己只是怀才不遇。
帖经之后的墨义考题,则是完全击碎了他们的幻想。
张谦也只是微微一叹,随即便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重新拉回考卷。
外界的干扰,不能动摇他分毫。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六道墨义题上:【若你所治之县,四季分明,却因连年耕种致地力贫瘠,当劝农改种什么作物以养地力?】
看罢题目,张谦先是微微一怔,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此题......与圣人之言、经义阐发有何关系?
莫非是印错了卷子?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他立刻否决。
他听闻此次考卷乃陛下亲自拟定,又经多位重臣大儒反复核验,岂会出此纰漏?
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当今陛下正是要通过这等前所未见的题目,向天下传达其重视农桑、讲求实务的为政理念!
想通此节,张谦非但没有困惑,反而整个人都兴奋起来,眼中微微闪着光。
与其他大多出身尚可的学子不同,他们至少不必亲自下田。
而张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是连‘寒门’都远远够不上的田舍郎。
在家中,他日日夜夜与父亲在田间劳作,对土地、对农事,有着刻入骨子里的熟悉。
这道题,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制一般。
他毫不犹豫,立刻挥笔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见解,笔锋因激动而略显急促:
【县境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