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首页

第283章 就好这一口

人,当然要支持。

按照清水镇上典吏的说法,这火炕冬天能抗冻,对老人、小孩好。

而且,县城的工匠院愿意免费传授技艺,十里八村的泥瓦匠,全都去学了。

盘一个火炕也不贵,自家出材料,泥瓦匠的工钱连一百文都不用。

冬天越来越冷,绿竹村地处偏北方,的确也应该盘上火炕了。

就算村民们不用无烟煤,上山打柴火来烧也行啊。

石隆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柴火。

绿竹村通往清水镇的道路也修了起来。

之前大郎有来过信,赵清虎同意了,修路的银钱他们家出大头。不是青石板路,而是碎石子加夯土的道路,能走马车,硬实的很。

虽说修桥铺路无尸骨,可如今赵清虎的身家底蕴,不怕这个。

竹溪疏通后,能走大货船,自己的名字可是在功德碑上。

年前,不仅是大郎、二郎从绿竹村赶来京城过年,之前赵清虎带来京城的村民们,也有一部分告假回家过年了。

拖家带口的,不少都想回去过年。

单身汉,则是大部分留了下来,在京城过年,只是托人把一些银钱带了回去。

赵清虎也没阻止,反正绿竹村到通州,交通还算便利。

没办法,赵清虎家的香皂作坊,还有白酒作坊,都在绿竹村。

每个月,几乎都有一趟货船往返。

想要回去过年的,搭乘自家的货船回去就是,从通州码头直达绿竹村,中途都不用停靠的,一站式服务。

早上一大家子吃了一个别样的团圆饭,上午,赵清虎就把人放出去了。

五郎特意请了假,在家迎接大郎、二郎。

赵清虎一松口,一大家子,除了二郎外,其余的全都带着仆人蜂拥而出,去京城逛街买东西了。

赵清虎则是陪着二郎,开始处理干辣椒。

先用剪刀,把干辣椒从中剪开,把辣椒籽全都倒出来。

种子单独收起来,剩下的干辣椒,直接捣碎,制作成辣椒粉。

热油一泼,喷香的油泼辣子就制作完成了。

几个小厮,被辣椒刺激的,眼都红了,在厨房根本待不住。

倒是老余头跟吴树根,两人对辣椒的味道适应的很好。

中午的时候,见大郎他们都没回来,想着应该是在外面吃大餐呢。

赵清虎亲自下厨,用干辣椒、花椒做了一顿水煮肉片、没有牛肉点缀的毛血旺、酸菜鱼!

“过瘾,过瘾啊!”

老余头吃好了,也喝好了,撸起袖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