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林臻,你好狠的心
距离港口数里之遥,在沪县新城规划中的“轻工产业区”内,一座由巨大库房改造而成的纺织工坊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棉絮的粉尘、新布匹的浆水味、以及蒸汽熨斗熨烫布料时散发出的、略带焦糊的独特气息。
巨大的空间被合理分割:纺纱区、织布区、印染区、裁剪缝纫区……上百架崭新的、由武清机械厂制造的脚踏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整齐排列,发出连绵不绝的“咔哒咔哒”声和“哐当哐当”的节奏声,汇成一股充满生机的工业交响乐!
这里的主角,不再是赤膊的力工,而是数百名穿着统一浅蓝色粗布工装、头戴白色布帽的女工!
她们大多来自沪县本地及周边州县,年龄从十五六岁的少女到三四十岁的妇人不等。
她们是沪县特区“女工营”的第一批成员,是张俪和浣碧精心挑选、培训的成果。
王氏(王有德正妻)此刻正坐在一台飞梭织布机前。
她穿着和其他女工一样的蓝色工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帽子里,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脂粉,却多了一份久违的专注和平静。
她手脚麻利地操作着织机,眼神紧盯着穿梭的飞梭和逐渐成型的布匹,动作熟练而流畅。
谁能想到,一个月前,她还是那个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县令夫人?
生活的剧变和生存的压力,让她迅速褪去了娇贵,磨砺出坚韧。
虽然手指被棉线勒出了红痕,腰背因为久坐而酸痛,但当她拿到第一个月的工钱——沉甸甸的一串铜钱时,那份自食其力的踏实感和尊严感,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六姨娘则在缝纫区。
她心灵手巧,被分配负责成衣的精细缝纫和盘扣制作。
她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宁静。
纤细的手指捏着银针,在布料上灵巧地穿梭,针脚细密均匀。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她只是一个靠手艺吃饭的普通女工。
这份宁静和自足,对她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
偶尔抬头,看到工坊里姐妹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她的嘴角会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浅的、发自内心的笑意。
九姨娘年纪最小,在纺纱区负责给纺纱机添棉和清理飞絮。
她动作还有些笨拙,小脸上沾着棉絮,像只小花猫。
但她学得很认真,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干劲。
工坊里的大姐们都很照顾她,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