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传承(一)
本质上的区别,致使强弱差异的因素。”
林暮继续道。
“真实性?”韩易心中一动,知道重点来了,侧耳认真聆听。
“真实性。也就是说意象是否,是真正的,存在于世间。”林暮沉声道,“人,不可能编造一个从未发生过的故事,也不可能虚构一个现实世界中完全不存在的东西。
所见所闻所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意象,内求由自身心念生成,外寻化用自然事物。所有的意象,都会有一个根源出处,不可能凭空生成,虚空造物。”
“…...”韩易微微皱眉,凝神思索。
虽然林暮说的有些抽象,晦涩难懂,但他还是听懂了其中大概意思。
所有的想象,都需要基础。
就像小孩子晚上不睡觉,母亲用来吓唬小孩的恐怖故事,什么猫脸老太、无面男子等等。
故事是假的没错。
但里面的事情,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经过人为艺术的加工、夸大、渲染,导致原本真相失真,变得极为恐怖,光怪陆离。
而人们自认为的创作性、革命创新性的活动…
拿最常见的音乐、文学、画作来说…...其实也是基于某个方面的认知,融合自身理解,加工形成。
音乐要基于乐理基础,基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等需要掌握。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都能在现实世界,找到相应对应影子。
就连看似抽象,混乱无序的印象派画作,其实际的意义,也是画家基于本身想法,表达内心的混合产物。
所有人类可以描述出来的创新,不外乎如此。
进一步思考。
‘龙’的形象,《山海经》里众多的神灵精怪,很大的概率,也是各种动物特征,拼凑而成。
“也就是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所有生成的意象,都是基于已有的认知,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二次加工所得?”韩易追问道。“所以…...加工过程中的偏差越小,越真实存在的意象,表达出来,就会越强?”
他现在有一种错觉,不是在请教修行上的困惑。
而是仿佛回到了穿越前,正在和一位哲学领域的学者探讨问题。
“你这么理解…...只能说,对了一半。”林暮沉吟了下。“真实性,不单单指的是实体形态的真实存在,意象本身的威能和能力只是真实性的一部分。
一方面,你越熟悉、了解将要凝聚的意象本质,其真实性就会越高,成就的意象威能也就越强。
而另一方面…
其实这也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