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首页

第828章 827郎情妾意?

等回到家,小王同学已经给唐植桐买了帽子,是竹篾编的那种。

“来,试试合适不。”小王同学热情的将斗笠戴到丈夫的头上。

唐植桐一时有些恍惚,前几天去参加文教会,小王同学让自己“精神点,别丢份儿”,今儿又给自己一顶海柱法师同款斗笠。

唐植桐觉得似乎自己不来句国骂都对不起小王同学的这份心。

“怎么了?不舒服?”小王同学看到丈夫走神,左看看,右瞧瞧,试图找出哪儿不合适。

“没,挺好的。有了这顶帽子就不怕晒黑了。”唐植桐转转脑袋,低头、抬头,斗笠卡的稳稳当当。

“那就好,我还担心不合适,打算回去跟人家换呢。”小王同学看丈夫满意,开心的笑了起来。

“咱国家的手艺人技术还是很好的。”唐植桐将斗笠摘下来。

这玩意历史悠久,听说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编,更是被不少诗人写进了流传百世的诗句里,像什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放古代,斗笠可能价格不菲,但眼下的价格却不贵,而且很普及,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农民,基本都戴过。

只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帽子的材质愈发多了起来,这种手工艺品的市场就慢慢萎缩了。

不过很多地方依旧将这种技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想到这里,唐植桐觉得这玩意可以试着用来创汇,老外的手恐怕没有这么巧吧?

“凤珍刚才说他们下乡的日子定了,比你晚一天,下星期一出发。”小王同学接过丈夫手里的斗笠,随手挂在脸盆架上说道。

“是吗?”唐植桐听闻后,看着专心写作业却竖着耳朵听自己谈话的妹妹问道:“凤珍,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嗯,老师说不会给我们安排重活,就帮着搬运一下麦子、捡一下麦穗啥的。”凤珍停下手里的笔,将垂在脸前的一缕乱发拢到耳后,说道。

“那还行。甭管给安排什么活,一定要记得慢慢干,注意及时补水。”麦收都是在日头下面,虽然眼下气温尚可,但长时间暴晒依旧有中暑的风险。

唐植桐嘱咐完妹妹,又跟小王同学说道:“你把水壶给凤珍带上,让她装点水晚上喝,我担心那边吃大锅饭,晚上顾不上烧水。”

“好。你说要不要带蚊帐?我听说乡下的蚊子多,也不知道她们去了乡下睡哪儿,有没有跳蚤臭虫。下面晚上肯定冷,要不要带床薄被子?在家里没吃过什么苦,乍一下乡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