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雨林里的直升机
招揽的人才也会自然消亡,这就让东非在人才方面出现了短暂的“青黄不接”。
好在,后续随着东非高端人才爆发增长,加上本世纪初工业跃进,东非青年一代迅速成长起来,才避免了这个问题。
东非第一代本国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刚刚踏入社会,就碰上了国家重点发展工业的大势,在这场快速工业化过程中,他们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磨合,纠正。
进入二十年代以后,一大批有知识,有经验,参加过工作,能够独当一面的东非科研人员,也就成为了二十年代东非产业和科技爆发的基础。
而回归到东非的“猎鹰直升机”研发团队,他们更是早于这一过程,经受了考验和磨砺,先成长起来,成为东非版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影。
眼下,卡尔斯试验场的这架直升机,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期,其他国家尚没有实用的直升机型号出现,东非就已经在考虑“更新迭代”问题了。
保罗对赫尔穆特少尉推测着说道:“虽然不能完全肯定这架直升机的具体用途,但是我想它出现在我们试验场,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国内在研发一款应用于热带雨林区域的直升机型号。”
赫尔穆特少尉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怎么能确定呢!”
保罗神秘一笑,反问道:“赫尔穆特少尉,你应该对我们这处试验场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你说卡尔斯试验场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赫尔穆特还真有一定的了解,他说道:“自然是测试一些武器装备。”
保罗点点头说:“更具体的描述,是检验一些武器装备在热带雨林和海岛地区的作战性能,不限于枪械,火炮,特种作战装备,车辆等等。”
“东加里曼丹独特的气候类型,让这里成为帝国最佳的试验场所之一,同理,这架从本土运过来的直升机,自然也是为了应对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等问题,才放在我们试验场进行测试。”
东加里曼丹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东非本土虽然绝大部分国土也在热带,但是和东加里曼丹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就比如东加里曼丹的丛林,高温高湿,并且地形十分复杂。
而东非的许多森林地带,就不具备这种特点,很多东非丛林,虽然降雨也多,但是季节性明显,很类似印度那种热带季风气候。
但是,在东加里曼丹可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四季都不缺乏雨水,并且受到海岛地形的影响,这里的降雨更加充沛,也只有东非刚果雨林腹地才能达到东加里曼丹这种效果。